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动态

《金融博览•财富》|杨本军:普惠金融发展的攻坚方向

时间:2019-04-24
  

  “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及配套的容错机制,是这么多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普惠金融来说,随着发展步入‘深水区’,参与普惠金融的机构也将走上一条更专业化的道路。”
  “投资者必须回归到理性投资、适当参与的节奏。”
  ……
 
  从1月份李克强总理考察几家国有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到“两会”再次把发展普惠金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普惠金融一直牵动着各方的心。2019年成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的攻坚之年。
  那么,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攻坚方向在哪儿?如何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本刊为此专访了首创财富董事、总经理杨本军。

  信用体系、容错机制是关键

  记者: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而按照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部署,到2020年要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那么,在您看来,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点在哪儿?
 
  杨本军:总体来说,2019年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意味着普惠金融发展步入了“深水区”,相关各方正在不断发力,力争在普惠金融发展上有一个质的提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部长通道”也表示,大银行按决策部署普遍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大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要在30%以上。
 
  其实,一直以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很难解决。究其原因,客观来说,一方面,银行难以回应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其基于实际风险的现实选择。相比于国有企业,中小微企业在经营中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这就造成虽然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十分旺盛,但因其后期风险较大,其批贷条件更为严格。
 
  另一方面,出于对交易成本的考虑,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往往金额较少,为其放贷的利润难以覆盖银行搜寻中小微企业信息所需花费的成本。因此,较高的交易成本也阻碍了大型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这也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我们再从普惠金融业务供给的角度来分析。目前,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机构类型、数量和层次偏少,市场细分不够充分,这就导致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例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域以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明显偏少。同时,与普惠金融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不够丰富,产品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总体上,普惠金融发展与多样化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匹配,供给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亟待有效化解,普惠金融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而要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这里不仅要包含企业负责人的信用情况,更要有企业的信用情况。
 
  目前,我国关于企业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造成无法完整、全面地去判断和甄别一个企业。因此,对于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测,只能根据这些企业的现实行业特点、过往是否有过贷款等情况进行评测,而无法通过系列的征信活动去判断其信用情况。
 
  当然,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其相应的困难性。征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整合包括司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机关等各方信息,并且还面临着信息泄露的风险。
 
  征信机构唯有掌握足够全面的信息,且具有较强的数字技术能力,才能更为准确地刻画征信对象的信用情况,减少信息缺失以及信息失真所引起的风险。
 
  当前,以央行为主导的征信体系在数据覆盖面,以及数据的数量和处理上很难完全满足普惠金融迅速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国进一步构建完善统一的社会征信体系,比如将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作为央行征信系统的补充,但需要进一步与之进行协调,建立数据接口及数据分享机制。
 
  在建立信用体系之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容错机制。当前,随着科技加速发展,技术、业务的生命周期逐渐缩短,业务极易被颠覆,如果企业家或者个人,不是本意去恶意逃废债,挥霍、挪用资金,而是在企业进行正常发展中造成的资金损失,就需对其进行权利的保护,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制度,如企业的破产制度等。
 
  总的来说,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及配套的容错机制,是这么多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需“主攻”三大方向

  记者:其实,从监管方面来说,遏制乱象、防范风险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基本底线。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普惠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如打着普惠金融旗号追逐暴利、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等乱象。那么,在您看来,监管的主要方向在哪?
 
  杨本军:从过去几年金融业务的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等,都是以普惠金融作为出发点来开展业务,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大量民间金融乱象的涌现,说明普惠金融业务开展得并不是十分理想,一些消极影响依然存在。
 
  同时,伴随着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新科技金融技术的陆续涌现,也产生了怎么利用科技金融发展真正的普惠金融、如何去实施和落实普惠金融等一系列问题。
 
  与此同时,在普惠金融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缺位或者监管不当的问题。因此,为保障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亟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完善的监管法规以平衡普惠金融发展中的创新与风险。具有来说,主要有以下三大“主攻”方向。


  首先,要建立一套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框架,并选择一种合适的监管模式,采取诸如设立进入门槛和退出机制等方式来保证普惠金融发展的质量,并抑制风险产生的可能。
 
  其次,要建立适当的信息披露标准,使得参与者知晓金融服务究竟有无风险、风险又在哪里,采取尽责的金融措施保护参与者,做好应对普惠金融普及后可能产生的侵权、信息泄露等问题的预案,以便能有效保证各方的权利和利益。
 
  最后,要建立符合当前发展需要的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法律监管政策以适应不断创新的金融发展要求。
 
  走更专业化之路

  记者:其实,要真正发挥出普惠金融的巨大作用,各方形成合力必不可少。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光是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来做普惠金融。据了解,首创财富也正在进行“实践”,并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挖掘细分行业的具有潜力的民营企业进行扶持。那么,在您看来,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形成普惠金融的合力?在这方面,首创财富有哪些具体的规划?
 
  杨本军:总体来说,发展普惠金融,不仅仅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事情,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机构等新型业态主体也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而从金融体系方面来说,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境,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构建层次分明、定位精细、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差异化和特色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二是更新观念、革新理念,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和匹配能力。同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得风控标准、审批流程、综合评价等方面能实现有效、快捷和可控的平衡。三是营造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有效降低和分散普惠金融的外在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
 
  此外,还要不断加强普惠金融教育,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创新,并全面提升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民众的金融素质,进一步改善普惠金融的生态环境,提高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
 
  目前,各级政府也在逐步完善涵盖银行等参与者的担保体系,从而促进各方开展对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业务。不过,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不一,各级地方政府也面临着如何与银行、担保公司等相关各方采取联动的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等的问题。例如,如何有效地通过产业基金联动、投贷联动、介绍担保等形式,形成能够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商业模式,并减少金融机构审核中小微企业的环节,从而降低其融资成本。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首创财富也在积极响应金融服务实体的号召,协同集团内兄弟单位及多家商业银行推动小微企业批量化、标准化融资服务业务开展,大大缩短了企业融资的时间。另外,通过首创财富管理的产业基金对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依托优质行业龙头企业资源,围绕其产业上下游,为中小微企业导入产业资源,并帮助中小微企业梳理发展定位与远期规划,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我们知道,社会文明高度进步,就是因为它的专业化,以及分工明确。因此,对普惠金融来说,随着发展步入“深水区”,参与普惠金融的机构也将走上一条更专业化的道路。
 
  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普惠金融一定会呈现规模与效益、深度与广度同时发展的情况,并且相关的政策及配套措施也会相继出台,普惠金融也将真正蜕变成一支在经济发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稳健投资,仍是不变的真理

  记者:作为机构或个人投资者来说,如何乘着发展普惠金融的东风、享受其中的投资机会是他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对于上述两类投资者,如何去享受发展普惠金融的投资机会?您有哪些建议?
 
  杨本军:我认为,随着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未来投资机构将更多地扮演全方位服务企业的角色,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来说,不仅为它们提供资金支持,还要为它们提供市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因此,投资机构不仅伴随着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一起成长,而且还要站在中小微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只有投资机构有了这份心态,所有的被投企业才会敞开心窝地与投资机构讨论,当遇到问题时,才会及时咨询专业机构的建议,从而获得双赢。
 
  对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来说,不要过度贪婪,追求高额回报。华尔街有句名言“规模是业绩的敌人”。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基金业绩的上升会带来很多新的资金的涌入,而这种规模的扩大却会导致业绩的下降,结果就形成一种怪圈,最后导致基金昙花一现。所以,资金规模越大,越不能追求高额回报,更需追求本金的安全、收益的稳健,而不是抱着赌博的心理。可以说,稳健投资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其实,经过多年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一些打着普惠金融幌子的互联网金融不断地“爆雷”,让投资者可谓是伤痕累累。因此,投资者必须回归到理性投资、适当参与的节奏。同时,参与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活动的各方,也需要明确地分工和协同。更为重要的是,只有遵循国家整体的战略发展方向,投资者和中小微企业才能够把握发展的机会和广阔的未来。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杂志